11月5日,第六届亚洲临床工程论坛在中国东莞和日本大阪通过线上、线下方式召开。本届论坛主题为“加强医工融合·发展临床工程”。来自中国、日本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尼泊尔等国的60多位临床工程技术领域专家学者,分享临床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科研成果,研讨加强前沿医学和工程学的创新融合,促进新时代临床工程的全面发展。
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元林表示,近年来,广东医科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,在医工交叉融合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:2003年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,2020年率先在广东省开办了智能医学工程专业,2023年与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开办了“药学+应用化学”“药学+材料科学与工程”“智能医学工程+电子信息工程”3个医工融合专业。此外,与地方、兄弟院校共建了“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”和“医工融合联合创新学院”,成立了广东医科大学松山湖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、纳米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,积极探索医工交叉融合的新路径、新思路和新模式。
在特邀演讲环节中,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、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斌分享了“2022年度中国医学工程领域十大进展”特别演讲;林林作题为“广东医科大学医工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”的学术报告,介绍医工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,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案例,包括电子信息工程+智能医学工程的联合学士学位项目、卓越医用电子工程人才培养创新班项目。
在报告环节,来自中国、日本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尼泊尔的12位专家就亚洲各国的临床工学——临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与课题以及亚洲各国的BME与CE的融合发展及对医疗制度的贡献进行深入讨论。在论坛对话环节现场,专家们围绕“亚洲各国临床工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”进行交流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作了题为“医工融合赋能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”的报告。
论坛特别设立优秀壁报奖颁奖和展示环节,为参会教师和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,进一步提升了学术交流水平,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。经专家评议,“第六届亚洲临床工程论坛”壁报展示评出了五个三等奖、五个二等奖、五个一等奖。其中,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欣媛等获得一等奖。
来源:今日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