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细胞测序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,有望打破该领域长期以来的国际垄断。
3月17日,东莞市儿童医院联合香港大学周中军教授团队,在《自然·通讯》发表题为《半自动化IT-scATAC-seq技术解析细胞特异性染色质可及性》的研究成果,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为第一作者、通讯作者单位。
这一成果意义非凡,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了融合东莞智慧和香港经验的“中国方案”。
单细胞测序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,设备依赖性强、成本高昂,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医学发展。此次,东莞市儿童医院联合香港大学周中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IT-scATAC-seq技术,通过创新性“三阶段标记策略”和自动化流程,将单细胞测序成本降至0.01美元/细胞,每日可处理超万个细胞,数据质量媲美国际主流平台。
在东莞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局、石龙镇的全力支持下,3月17日,该技术签约落户石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,将快速转化推动东莞精准医疗、创新药研发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,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。
就在同一天,以“莞港携手共建湾区”为主题的莞港产业合作交流会在香港红磡举行。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尹宗华,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,东莞市委书记韦皓等出席。
活动中,韦皓表示,莞港合作正迎来新机遇,期待与香港携手合作,将先进的服务理念、高标准的服务规范以及资深专业人才引入东莞,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,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。
而东莞市儿童医院和香港大学周中军教授团队的密切合作,正是莞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。
周中军教授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徐福全分子医学明德教授,曾获国际蛋白酶/蛋白降解学会青年研究奖、香港大学医学院杰出研究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裘槎基金会资深研究奖。
作为东莞市儿童医院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,周中军教授团队与东莞市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。2024年11月,他们联合在《自然·通讯》发表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研究,有助于推动罕见病领域的研究。周中军教授表示,接下来将带领团队与东莞继续深入合作,攻坚克难,取得更多的新成果、新突破。
东莞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钟柏茂也满怀期待,未来,医院将不断深化与香港大学周中军教授的合作,推动IT-scATAC-seq技术在疾病诊断、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应用,在罕见病领域深入探索,为健康中国贡献东莞智慧。
来源:广州日报新花城